长尾粉蚧 -j9九游会官方

j9九游会官方-j9九游会入口
病虫害资料
名称:长尾粉蚧
学名:
类属:
相关图片
分布与危害
在福建、云南、贵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有报春花、扶桑、海桐、樱花、变叶木、夹竹桃、仙人掌、杜鹃、石楠等。成虫、若虫刺吸茎叶汁液,影响生长。

形态特征
雌虫椭圆形,体长2.5毫米,宽1.5毫米,白色稍带黄色,背中央具1褐色带。足与触角有少许褐色,背面敷白蜡粉。体缘生白色蜡质突出物,近尾端有4根白色细长蜡丝。触角8节,第八节最长,各节均具毛。足甚长,胫节比跗节长2倍,爪长。腹部各节有许多小孔及散生毛,腹侧具圆孔及尖刻,分泌白色蜡质。肛门轮生6根长毛。卵略呈椭圆形,淡黄色,产于白絮状卵囊内。若虫似成虫,但较扁平,触角6节。

发生规律
1年发生2-3代。以卵囊越冬。次年5月中、下旬若虫大量孵化,群集幼芽、茎叶上吸汁为害,使枝叶萎缩、畸形。雄若虫后期成白色茧,在茧内化蛹。雌成虫产卵前先形成絮状蜡质卵囊,卵产于囊中。每雌虫可产卵200-300粒。


防治方法
人工刮除介壳虫,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,在若虫盛期喷药。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,体表尚未分泌蜡质,介壳更未形成,用药仍易杀死。如用国光必治(40%啶虫毒)1500-2000倍液,每5~7天喷一次,连续2~3次。由于若虫孵化期前后延续时间较长,要7天左右喷洒1次,连续喷洒3次。
防治药械

   
j9九游会入口的版权所有:园林网 客服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客户服务热线:400-651-0005 0571-81999581
"));

网站地图